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的思考:如何帮助青少年提高“乐商”,习得“幸福感”?

社会情感能力是一个社会学术语,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主要涵盖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自我意识、自我管理和自我尊重;社会意识和人际关系管理;集体和规则意识。我将从青少年社会心理、社会心态和社会情感能力学习这三者入手谈谈我的理解。


社会心理、心态与情感能力学习的关系


青少年社会心理,主要从个体进行研究,而社会心态则主要是从全体进行研究。社会心理和社会心态是怎样的关系?我认为社会心态是社会对整体心理产生的影响,所以我更注重整体的同辈群体的研究。


当代青少年,尤其是“00后”,在社会心态,特别是价值观方面,表现出整体的趋同性,他们的行为偏重于整体的社会化的表达。


社会情绪主要是研究个体之间的差异性,社会心理是介于社会情绪和社会心态之间的认知情感态度的综合表现。所以事实上三个概念是有交集的,一方面表达为单独的个体,一方面又和同龄人表达出来一种互动、困惑。


社会情绪、社会心理和社会心态肯定是交叉的,离不开青少年身心、社交、思维品质、人际关系处理和心理成长,包括情绪控制、心智模式的成熟,这些都是紧密相关的。


青少年群体面对的困境是什么?


在对概念辨析后,我分享一份两年前上海社会科学院与国家高端智库做的一份关于青少年社会心态的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


1、90后、00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国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给当代青少年群体发展带来整体压力感。
2、社会的深度转型的加速直接导致了青少年群体的焦虑感增加。加上网络自媒体多元信息的冲击,使得当代青少年的社会心理、社会情绪发生了矛盾与冲突。
3、当代青少年群体社会与情感能力存在:社交圈子窄、情绪管理和沟通交往能力欠缺、感到孤独和无助等心理问题。抑郁症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发病率这两年急剧上升,这和激励效应有关。
4、国内外竞争加剧、全球经济发展受阻,导致当前青年人就业与个人发展空间收窄,心理受挫感上升。很多问题并非学校教育带来的,是多因子的一种累积效应。
5、社会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导致青少年群体缺乏有效的社交支持,承压能力下降。对手机、互联网依赖度增强。
6、各阶层、各年龄段的青少年群体所受社会压力过大导致心理焦虑。


在此基础上,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培养青少年“钝感力”


“钝感力”一词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发明,按照渡边淳一自己的解释,“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


钝感力强的人,可以让人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不被情绪左右,不为小事操心,对于不顺心不顺意的事情不再敏感,从而更好地判断事物的本质。


青少年急需培养的社会情感能力:


(1)学会在情绪波动时保持冷静,避免情绪化的行为。
(2)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事物的本质,还可以更好地预测可能的结果。
(3)学会放下过去的情绪,不被过去所困扰,从而更好地把握现在和未来。如果我们能意识到并没有多少人在乎自己,并没有几个人在意自己,就会自在很多。
(4)练习在压力下做出决策,不断锻炼自己的果断能力。


增强青少年“鲁棒性”


“鲁棒性”(robustness)也叫强健性、弹性力,一般用来描述某个系统的稳定性。当系统遇到某种干扰时,其性能仍然可以保持得比较稳定。


在农作物品种改良时,“鲁棒性”也是一个重要指标。比如,有些小麦抗病虫害、抗倒伏特性强,表明在外界因素干扰时,系统能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稳定,对环境有较强的自适应性,“鲁棒性”比较强。


在现实中,“鲁棒性”强的孩子因为“压不垮、打不倒”,往往生活适应能力强,学习效率高。


打破固定常规,锻炼儿童的社会适应性:


父母可借鉴农民培育新品种的方法,故意打破常规,如更换一些日程、内容安排。


规则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但如果过度使用固定化规则,也会让孩子失去灵活度,更难适应如今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


适当打破常规的活动是一种很好的心理应对训练,可以促进一些思维较刻板的儿童适应变化。


当然,在改变规则时,须跟孩子提前说明。起初,孩子有可能感觉不舒服、不习惯,但尝试后或许会发现活动变得更有变化、更富有挑战性、更好玩,就能愉快地适应新规则。


保持积极情绪,提高儿童的心理弹性:


当孩子在生活、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错误、障碍时,能否克服困难、坚持到底,是测量他是否具有“鲁棒性”的最佳时机。


因为很多问题即便你明白“道理”,还需要反复磨砺、多次实践才能得以攻克和巩固,拥有心理弹性是达成稳定“鲁棒性”的必备条件。


提高青少年幸福感


以前培养孩子总是提“智商”,后来发现智商高的孩子不一定在社会上过得很好,所以就追求“智商”“情商”相结合。而我在这里要提一个现在很时髦的说法——“乐商”,我觉得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乐商”,主要指人的乐观水平与能力,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即一个人的乐观程度,包括人的快乐水平等,乐观程度还包括个体使自己变得快乐的能力特别是自我激励的能力;第二个层次即一个人摆脱消极事件的影响并从中获取积极成分或力量的能力;第三个层次即影响他人并使他人变得积极达观的能力。


父母如何培养和提高孩子的“乐商”?
和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尊重和用心倾听孩子的感受和需求。通过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帮助他们培养情绪表达的能力。可以教导孩子辨别不同的情绪和情绪的表达方式,教导孩子有效地管理情绪。


父母都希望孩子少受挫折,在生活中会不自觉地帮孩子清除障碍,但是等到孩子长大后,碰到的问题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棘手,重要的是让孩子从小具备解决问题、面对挫折的能力。


不要给孩子过度的额外的压力,给他一定自由和成长的空间。对孩子而言,童年的美好正是因为能够无拘无束、轻松自在地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


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多与他人合作和互动。教导他们在互动中尊重别人、学会分享、取得平衡、学会解决冲突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孩子秩序感和平衡感的形成,能让孩子更多体验愉悦和自信的感受。父母还可以多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体验帮助别人的价值感。


提高青少年群体的“乐商”,帮助青少年群体习得幸福感,让全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当前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来源:人民教育

 

相关推荐:青少年心理咨询   青少年抑郁咨询    中高考减压
 

创建时间:2023-08-18 16:53
浏览量: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