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不足是导致中小学生抑郁焦虑的重要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成年人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为了让孩子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抓的非常紧。各种补习班,各科作业,导致学生睡眠不足。《2020年中小学生命与健康素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中小学生睡眠普遍不足。而近些年,随着青少年抑郁焦虑越来越低龄化,睡眠不足是导致中小学抑郁焦虑的重要因素。


国家规定小学生每日睡眠时间是10小时,初中生每天睡眠时间9小时。《报告》调查组对学生的睡眠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三年级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在9-10小时以上的占46.2%,五年级学生认为自己睡眠充足的占54.2%,六年级学生每年睡眠时间在9-10小时及以上者占52.4%,小学生将近一半睡眠时间不足。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张卓玉在2021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教育与健康中国专题论坛上指出,家长、教师的观念要有所转变,首先要乐见孩子处于休闲状态;其次要保障孩子的休闲自主时间,在闲暇时段处于无压力的状态。


张卓玉认为,家长望子成龙、学校竞争压力等多种原因造成了学生负担过重这种现象。学校施加过重负担、超标教学、超标考试、超量作业都是有形的负担,学校给予的成绩压力、竞争压力是无形的压力。此外,教育机构也见缝插针设法挤占抢夺学生的休息时间。


“我感觉到家长也是学生压力的来源,只要孩子不做作业他就难受,这是一种很病态的现象,恰恰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张卓玉认为,家长对孩子休闲的焦虑、将孩子与其他小孩比较,给孩子带来伤害。


睡眠不足对青少年精神健康方面可能带来哪些影响?一位研究青少年自杀与危机干预方面的资深专家表示,长时间睡眠不足会带来很多坏处,除了不利于生长发育,还不利于心理健康,可能导致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和心理痛苦,进而注意力难以集中,降低学习效率,影响学习成绩。


茁达心理作为专业青少年心理机构,建议老师和家长积极响应国家“双减”政策,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孩子的生活不能只是学习,就像大人的生活中不能只是工作一样。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多运动,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同时,作为家长要多陪伴孩子,建立起孩子对家长的信任感,尽量多交流,多沟通,也是预防青少年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关键。

相关推荐:青少年抑郁症状表现有哪些?作为家长该怎办?    青少年心理咨询
 

创建时间:2021-12-18 20:12
浏览量:0

相关文章